约翰内斯·古腾堡与印刷革命
我的名字是约翰内斯·古腾堡. 我生活在十五世纪的德意志城市美因茨. 在我的时代. 书籍是稀世珍宝. 你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海量书籍的世界. 但那就是我成长的世界. 当时. 每一本书都是由抄写员在安静的修道院或工坊里. 一笔一划地亲手抄写的. 他们弯着腰. 伏在桌上. 用羽毛笔蘸着墨水. 在羊皮纸上小心翼翼地书写. 完成一本书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这使得书籍不仅数量稀少. 而且价格极其昂贵. 只有富有的贵族、教会和大学才能拥有它们. 作为一名熟悉金属加工的工匠. 我对此深感沮丧. 我看到知识和故事被禁锢在少数人手中. 我梦想着能找到一种方法. 让思想能够像空气一样自由传播. 让每个人. 无论贫富. 都能阅读、学习和分享人类的智慧. 这个想法像一团火焰在我心中燃烧. 我决心要将它变为现实.
我的工坊成了我的秘密基地. 白天我是个普通的金属匠人. 但到了晚上. 我就投身于一个宏伟的计划. 我利用我作为金匠的技艺. 开始尝试用金属制作微小而独立的字母模块. 每一个字母、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一个独立的金属块. 我称之为“活字”. 这样我就可以将它们任意排列组合成单词和句子. 印完一页后. 还能重新拆分排列. 无限次重复使用.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 最大的难题之一是墨水. 抄写员使用的水性墨水在金属上会凝结成水珠. 根本无法附着.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 我终于调配出一种以油为基底的浓稠墨水. 它能均匀地粘在金属活字上. 又不会在纸上浸染开. 另一个挑战是压力. 如何将墨水从活字清晰地转移到纸上呢. 我从我们地区常见的葡萄压榨机上找到了灵感. 我改造了一台压榨机. 使它能够施加均匀而强大的压力. 将纸张压在涂满墨水的活字上. 我记得第一次成功印出一页清晰的文字时的情景. 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和金属的气味. 当我拿起那张纸. 看到上面整齐、乌黑的字母时. 我的心激动得几乎要跳出来. 尽管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和失败的沮丧. 但在那一刻. 我知道我离我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我的发明已经准备就绪. 我需要一个宏伟的项目来向世界展示它的力量. 我决定印刷《圣经》. 这是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受尊敬的书籍.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几乎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我的工坊里终日回响着金属敲击声和印刷机转动的嘎吱声. 我们需要铸造数以万计的金属活字. 准备大量的纸张. 并且夜以继日地工作. 工坊里总是弥漫着熔铅的刺鼻气味和油墨的浓香. 我和我的团队必须精确地排版、上墨、压印. 每一页都要力求完美. 最终完成的圣经每页有四十二行. 因此后来被称为《四十二行圣经》. 然而. 这个项目耗资巨大. 我很快就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我不得不向一位名叫约翰·富斯特的富商借款. 他成了我的合伙人. 但他更关心的是利润. 而非我的梦想. 在公元1455年左右. 就在我们即将完成大约180本精美的圣经时. 富斯特因为债务问题将我告上法庭. 我输掉了官司. 不得不将我的工坊、印刷机和所有设备都交给他抵债. 我失去了我亲手创造的一切. 但我没有失去我的信念. 因为我知道. 这部圣经的完成本身就是一场胜利.
虽然我个人并未因此变得富有. 甚至失去了我的工坊. 但我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我的发明就像一个无法被阻挡的想法. 迅速传遍了整个欧洲. 其他工匠学习并改进了我的技术. 印刷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涌现. 书籍的价格大幅下降. 数量呈爆炸式增长. 知识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 科学著作、探险家的航海日志、哲学家的思想以及各种新观念通过印刷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开来. 这场信息革命点燃了文艺复兴的火焰. 也为后来的宗教改革铺平了道路. 世界因此而改变. 人们开始独立思考、质疑权威. 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回首往事. 我为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 我没有留下万贯家财. 但我留下了一个能赋予无数人力量的工具. 一个小小的想法. 加上不懈的坚持. 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我希望我的故事能激励你们. 永远不要低估你们每一个想法的力量. 当你分享它时. 它就可能拥有改变一切的潜力.
阅读理解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