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孔子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孔丘,但你们可能更熟悉我的另一个名字——孔子. 我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也就是公元前551年,一个叫做鲁国的地方. 我的家族曾经是贵族,显赫一时,但到我出生的时候,我们已经家道中落,失去了财富和地位. 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是我的母亲独自一人把我抚养长大. 我们的生活并不容易,但她总是确保我拥有一切所需,并鼓励我的好奇心. 从我记事起,我的脑子里就充满了各种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善良,有些人却很残忍. 什么是过上美好生活的最好方式. 我对其他男孩子喜欢的游戏不太感兴趣. 相反,我热爱阅读古老的书籍,学习我们祖先的古老礼仪和仪式. 我甚至会在院子里模仿举行这些仪式,小心翼翼地把所有东西都摆放得恰到好处. 我感觉自己与过去有着深刻的联系,并相信历史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教训. 我想了解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好儿子,一个好邻居和一个好公民的一切. 我的脑子里总是充满了关于公平,尊重和责任的各种大问题.

当我长大成人后,我观察着周围的世界,感到非常难过. 当时的土地被分成了许多个国家,而这些国家的君主们却常年征战不休. 那是一个混乱和冲突的时代. 我看到有些君主贪婪自私,只关心自己的权力,而不顾及百姓的死活. 我也看到邻里之间彼此不友善,互不尊重. 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正确的行为方式. 我日日夜夜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我意识到,解决之道不在于建立更强大的军队,而在于培养更好的人. 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专注于变得善良,诚实和恭敬,社会就会变得和平而有序. 这一切都始于家庭. 如果家庭是稳固的,孩子们尊敬父母,父母关爱孩子,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强大. 这个思想被称为“仁”,也就是仁爱,它成为了我教诲的核心. 我知道我不能把这些想法只留给自己. 我决定成为一名老师. 但我不想只待在一个地方. 我开始周游列国,希望能向各国的君主提出建议,告诉他们如何用智慧和美德来治理国家. 一群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也就是我的学生们,也跟着我一起旅行.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都会教导他们. 我们会坐在树下或河边,我与他们分享我对正义,忠诚和自我完善的看法. 我告诉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一条简单的规则,但我相信它可以改变世界. 我的旅程漫长而又时常充满困难. 有些君主听取了我的建议,但很多君主并没有. 尽管如此,我从未放弃希望.

经过多年的奔波,当我年老时,我终于在公元前484年左右回到了我的故乡鲁国. 漫长的旅途让我感到疲惫,但我的精神依然矍铄. 我决定用我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来做我最爱的事情:教导那些前来向我求教的年轻人. 我自己从未将我的教诲写成书. 我的知识都是通过对话和讨论来分享的. 但我的学生们非常忠诚. 他们仔细地聆听我说的每一个字. 在我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后,他们把我所有的笔记和关于我课程的记忆都收集了起来. 他们把这些内容汇编成了一本书,直到今天你们仍然可以读到,这本书就是《论语》. 在书页之间,我的思想得以永存. 回顾我的一生,那是一场漫长的,追寻正确生活方式的旅程. 我希望我那些简单的想法——要善良,要尊敬家人,要永远不断学习——即使在几千年后,也依然能帮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

阅读理解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Answer: 这意味着那个时候国家之间经常打仗,人们生活不安定,社会秩序很乱.

Answer: 他感到非常难过,因为他希望看到一个和平,友善的世界.

Answer: “仁”指的是仁爱和善良,也就是要善待他人,关心他人.

Answer: 因为孔子自己没有写过书,他的学生们为了让他的教诲和思想能够流传下去,就把他们记住的老师的话都记录了下来.

Answer: 因为他想把他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人,特别是那些能够改变国家的君主们,他希望通过影响他们来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