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一个在繁华都市里的好奇男孩

你们好. 我是苏格拉底. 我想带你们回到很久以前,大约是公元前470年,回到我出生的城市——宏伟的雅典. 想象一下,那时的雅典充满活力,商人们在市场上大声叫卖,政治家们在广场上辩论,宏伟的帕特农神庙矗立在雅典卫城之上,俯瞰着整座城市. 我就是在这座充满思想和创造力的城市里长大的. 我的父亲索夫洛尼斯科斯是一名石匠,他的双手能将冰冷坚硬的石头雕刻成栩栩如生的雕像. 我的母亲法埃纳雷蒂是一名助产士,她帮助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 他们俩的工作都深深地启发了我. 我看着父亲,心想,正如他能塑造石头一样,我也想帮助人们塑造他们的思想. 我看着母亲,心想,正如她能帮助婴儿降生一样,我也想帮助人们‘诞生’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智慧. 虽然我跟父亲学了手艺,但我真正热爱的地方是雅典的市集——阿哥拉. 我不喜欢买卖东西,而是喜欢与人交谈,向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探索他们内心的想法.

雅典的牛虻

我的毕生使命始于一个惊人的消息.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名叫凯勒丰. 有一天,他前往德尔斐神庙,去请求阿波罗神的神谕. 他问了一个问题:“世界上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的人吗?” 神谕的回答是:“没有.” 当凯勒丰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时,我完全不相信. 我?最聪明的人?这怎么可能呢. 我知道自己其实一无所知. 为了证明神谕是错的,我开始了一项任务:去寻找一个比我更聪明的人. 我走遍雅典,与那些被认为最有智慧的人交谈——政治家、诗人和工匠. 我向他们提出关于正义、美德和知识的问题. 但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他们虽然在自己的领域里很出色,但他们常常以为自己懂得所有事情,可一旦被我追问,他们就无法清晰地解释自己的信念. 这让我明白了神谕的真正含义:我的智慧并不在于我知道所有答案,而在于我承认自己的无知. 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苏格拉底方法”. 我不会直接告诉别人答案,而是通过不断提问,引导他们自己去审视自己的信念,发现其中的矛盾,并最终靠自己的力量找到真理. 我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 雅典就像一匹高贵但懒散的骏马,而我就是那只叮咬它、让它保持清醒、不断思考的牛虻. 我自己没有写下任何著作,你们今天所知道的关于我的思想,大多是通过我最著名的学生柏拉图的记录流传下来的.

未经审视的人生

然而,我的提问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想象一下,一个自以为是的将军被我问到什么是“勇气”时,却发现自己根本说不清楚. 一个富有的政治家在被我问及什么是“正义”时,也变得支支吾吾. 我的问题让他们在众人面前显得并不像他们声称的那么有智慧,这让他们感到愤怒和羞愧. 渐渐地,一些雅典有权势的人开始把我视为一个威胁. 他们认为我的提问在动摇雅典的传统价值观. 最终,在公元前399年,他们把我告上了法庭. 他们对我的指控有两条:一是不尊敬城邦所信奉的诸神,二是腐化雅典的青年. 在审判中,我为自己辩护. 我告诉五百人组成的陪审团,我并非在犯罪,而是在为雅典服务. 我就像上天派来的礼物,通过我的提问,帮助雅典人保持思想的活力和对美德的追求. 我告诉他们,我宁愿死,也不会放弃我的哲学探索. 在那次著名的审判中,我说出了一句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话:“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我想表达的是,仅仅吃饭、睡觉、工作是不够的. 作为人类,我们最宝贵的特质就是能够思考. 审视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行为,并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哲学家的遗产

尽管我尽力为自己辩护,陪审团最终还是判我有罪,并判处我死刑. 我需要喝下一种叫做毒芹的毒药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的朋友们为我制定了越狱计划,他们恳求我为了家人和学生逃走. 但是,我拒绝了. 我在雅典的法律保护下生活了一辈子,享受了作为公民的权利. 即使现在法律对我做出了不公正的判决,我也选择尊重它. 如果我逃跑,就等于破坏了我一生所信奉的原则——对城邦法律的忠诚. 在我生命最后的时刻,我的朋友们围在我的身边,我没有悲伤,也没有恐惧. 我们像往常一样,平静地讨论着哲学问题,探讨着灵魂不朽的话题. 当狱卒递给我那杯毒芹时,我平静地一饮而尽. 公元前399年,我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虽然我的身体消失了,但我的思想和提问的精神却永存了下来. 我的学生,如柏拉图和色诺芬,将我的教诲记录下来并传播开去,影响了后世数千年的西方思想. 所以,我真正的遗产并不是用石头雕刻的塑像,而是那种永不满足的好奇心,那种鼓励世界各地的人们独立思考、永远不要停止问“为什么”的精神. 这,就是我留给你们的礼物.

阅读理解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Answer: 苏格拉底开始在雅典向人提问,是因为他的朋友从德尔斐神庙带回一个神谕,说他是最聪明的人。苏格拉底不相信,为了证明神谕是错的,他开始去寻找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并向他们提出各种问题来检验他们的智慧。

Answer: 苏格拉底将雅典比作一匹高贵但懒散的马,而他自己就像一只不断叮咬马、让它保持清醒和前进的牛虻。他用这个比喻来形容自己的角色:通过不断的提问和诘难,来刺激雅典人思考,防止他们的思想变得僵化和懒惰。

Answer: 这句话的主要思想是,人活着不能只满足于基本的生存,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我们的思考能力。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生活、信念和行为是否正确、是否有意义。只有通过这种不断的自我审视和哲学探索,人生才真正有价值。

Answer: 作者选择用‘石头’和‘好奇心’进行对比,是为了强调苏格拉底留给世界的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精神层面的财富。‘石头’呼应了他父亲的石匠职业,代表着有形、会风化的物质遗产。而‘好奇心’代表着无形的、可以永远流传下去的求知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才是他认为最宝贵的遗产。

Answer: 从苏格拉底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坚持真理和自己的信念可能需要巨大的勇气,甚至会面临来自社会的压力和不公的对待。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应该忠于自己的原则,因为追求智慧和真理比生命本身更有价值。他的选择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在于内心的坚定和对原则的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