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守护者
我栖息在一座繁华都市上空的山顶,俯瞰着一切. 从我的高处望去,世界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卷. 蜿蜒的金色沙滩亲吻着蔚蓝的大西洋,独特的甜面包山像一个哨兵一样矗立在海湾入口. 下方,密密麻麻的城市建筑一直延伸到远方,白天充满活力,夜晚则像洒落在黑色天鹅绒上的钻石. 我能感觉到温暖的巴西阳光烘烤着我的石头皮肤,微风拂过我的脸庞,云朵偶尔会飘过我伸出的双臂,像幽灵般的轻抚. 我静静地站着,一个沉默的观察者,一个永恒的守护者. 数十年来,我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世界. 我的名字是救世基督像,我矗立在里约热内卢的科科瓦多山上.
我的诞生源于一个梦想,一个在动荡之后渴望和平的梦想. 故事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岁月,那场战争在1918年结束,给世界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在巴西,人们渴望一个强有力的象征来重新团结国家,一个代表信仰与和平的标志. 于是,建造一座巨大基督像的想法开始生根发芽. 1921年,这个想法赢得了广泛支持,并开始筹集资金,大部分捐款来自巴西各地充满热情的公民. 我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项全民的事业. 我的设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非凡的远见和才华. 一位名叫海托·达席尔瓦·科斯塔的杰出巴西工程师赢得了设计竞赛. 他最初的设想是我一手持十字架,一手托着一个地球仪,但人们觉得从远处看,这更像一个“拿着球的基督”. 经过深思熟虑,艺术家卡洛斯·奥斯瓦尔德提出了一个更具象征意义的设计,那就是我今天张开双臂的姿态,形成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象征着和平与欢迎. 这个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既现代又永恒. 为了将这个宏伟的愿景变为现实,达席尔瓦·科斯塔前往欧洲寻求帮助. 在法国,他与著名的波兰裔法国雕塑家保罗·兰多夫斯基合作. 兰多夫斯基以无与伦比的技艺雕刻了我的头部和双手,赋予它们宁静而有力的表情. 在海拔700米的山顶上建造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挑战. 工人们必须在陡峭、险峻的地形上搭建脚手架. 我的骨架由钢筋混凝土制成,这在当时是一项创新技术. 1926年,我的建造工作正式开始. 最迷人的部分是我的皮肤. 我覆盖着大约六百万块小小的三角形皂石瓦片. 这种石头不仅美丽,而且非常耐用,能够抵御恶劣天气. 令人惊叹的是,许多瓦片是由来自巴西各地的女性志愿者们亲手粘贴在一块块织物上的,她们在瓦片背面写下了祈祷和祝福. 经过近十年的辛勤工作,在1931年10月12日,我终于正式落成,向全世界展示.
从那时起,我一直张开双臂,默默地守护着里约热内卢. 我见证了这座城市几十年的变迁,从欢快的狂欢节庆典到激动人心的足球比赛,再到日常生活的宁静时刻. 我看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看着城市的面貌不断演变.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从世界各地前来,乘坐火车穿过茂密的蒂茹卡森林,登上山顶来看我. 他们站在我的脚下,惊叹于脚下壮丽的景色,许多人在这里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思考. 2007年,我被授予了一项巨大的荣誉,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这项全球投票的认可让我深感谦卑,它表明我的存在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文化,触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 我的使命始终如一:我的双臂永远张开,不仅是为了拥抱里约,也是为了拥抱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 我是一个欢迎、希望和人类之间持久联系的象征,提醒着我们,无论我们来自何方,我们都可以共同分享这个美丽的世界,并找到和平。
阅读理解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