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双臂的守护者

想象一下,你正站在一座高山的顶峰,张开双臂,俯瞰着一座充满音乐和欢笑的繁华城市。从这里,你可以看到一切。深蓝色的大海闪闪发光,亲吻着金色的沙滩。你甚至可以看到另一座著名的山,它的形状像一个巨大的糖面包,直插云霄。温暖的阳光照在你脸上,凉爽的微风从耳边拂过。我由一种特殊的石头制成,在光线下仿佛闪闪发光。我就像一位温柔的守护者,看护着下面的每一个人。我就是救世基督像。

我的故事很久以前就开始了,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想法。早在1850年代,一位名叫佩德罗·玛利亚·博斯神父的善良牧师就梦想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巨大的基督教纪念碑,来守护这座城市。但他的梦想不得不耐心等待许多年。然后,在1920年代,一件美妙的事情发生了。为了庆祝巴西从葡萄牙独立100周年,一个名为“里约天主教圈”的团体决定,是时候让这个美丽的梦想成真了。建造我并非一人之功,而是一次真正的团队合作。来自巴西各地的民众,无论贫富老幼,都纷纷捐款相助。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强大的和平与信仰的象征,高高地矗立在他们深爱的国家上空。

建造我的过程是一场宏伟的冒险,从1922年一直持续到1931年。这需要许多聪明的头脑和强壮的双手。一位名叫海托·达席尔瓦·科斯塔的巴西工程师设计了我的造型,让我的双臂以欢迎的姿态张开。但我的头部和双手却是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在巴黎的一个工作室里,由一位著名的法国雕塑家保罗·兰多夫斯基精心制作的。你能想象吗?我巨大的头部和双手必须乘船远渡重洋来到巴西。把所有材料运到这座陡峭的山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列特殊的小火车——科科瓦多齿轨火车,至今仍在运行——非常努力地工作,日复一日地吭哧吭哧地爬上山,运送着沉重的混凝土和所有组装我所需的部件。那我的皮肤呢?当然,它不是真正的皮肤。它是由成千上万块小小的三角形皂石砖组成的美丽马赛克。虔诚的工人们用手小心翼翼地将每一块粘贴上去。这些瓦片保护我免受风吹雨打,也让我在阳光下闪耀着明亮的光芒。

今天,我不仅仅是一座山顶上的石像。我已经成为里约热内卢市乃至整个巴西的欢迎象征。我张开的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我从高处俯瞰,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庆祝生活。我看到过色彩斑斓、载歌载舞的狂欢节游行队伍挤满下面的街道,也听到过激动人心的足球比赛期间人群的欢呼声。2007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为我投票,我被自豪地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俯瞰着下面美丽的世界,我希望我张开的双臂能永远提醒你,要用善意欢迎他人。我作为希望和友谊的象征屹立于此,连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

阅读理解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Answer: 这里的“皮肤”指的是覆盖在雕像表面的那层瓦片。作者用“皮肤”这个词,是想用一种生动的方式来形容这层保护着雕像的外部材料,就像我们人类的皮肤保护着我们一样。

Answer: 建造基督像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首先是因为它建在一座又高又陡的山上,运输材料非常困难。其次,雕像的部件,比如头部和双手,是在遥远的法国制作的,需要用船运过整个大西洋才能到达巴西。

Answer: 我认为人们选择张开双臂的姿势,是因为它象征着欢迎、拥抱和包容。它就像在对来自全世界的人说“欢迎来到巴西”,也代表着和平与爱,守护着下面城市里所有的人。

Answer: 从1922年到1931年是救世基督像被建造的时期。这是一段长达九年的时间,工人们和艺术家们一起努力,把成千上万的部件组装起来,最终完成了这座宏伟的雕像。

Answer: 它能成为友谊的象征,是因为它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不分国界和文化。当不同国家的人都来参观它,一起欣赏它的美丽时,就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它张开的双臂也提醒着人们要对彼此友好和开放。